有沒有人聽過一個叫做"旁觀者效應"的心理學名詞。
我這幾天一直在啃"念力的秘密2"這本書,看了半本都在寫一堆科學實驗的經過跟結果,
阿兜仔用了很多的實驗去證實物競天擇可能不是對的,人不是要靠把別人幹掉才能活下來的。
整個搞得很像在看科學月刊之類的,而且是一次連看十期那種,我看了半本書起碼看了30個科學實驗。
不過是蠻好看的呵呵,感覺整個人科學了起來,好像不那麼迷信了。(老師:你這樣對嗎!?)
旁觀者效應是今天早上看到的,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。
就是有一個人出事,然後大家會站在旁邊看,你看我我看你,都在等別人出手,
看的人越多,就越不會有人出手幫助。
原本是出處是1964年(我都還沒生),米國皇后區有個叫吉諾維斯的28歲女孩,
在回家的路上被歹徒殘忍攻擊一個小時,在附近的38位鄰居,都聽到她的慘叫聲,
有人還走到窗邊看(夭壽喔),但是就是沒人做任何事,那位吉小姐就這樣掰掰。
然後一個記者就報出來,大家都一直討論人心為啥這樣冷漠,之後社會心理學就冒出來這個名詞。
也想科學一下的可以看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7%81%E8%A7%82%E8%80%85%E6%95%88%E5%BA%94
之前我是大概知道有這個現象,也大概知道出事很多人會選擇旁觀。
因為人都是顧自己,各人自掃門前雪之類的。
這本書提出了挑戰的反證,2005年法國航空因為爆雨在多倫多衝出跑道,墜毀在高速公路上。
一開始加拿大總督接到的是309名乘客全部掰掰的通知,等到情勢明朗,才發現所有乘客都活下來,只有40個人受傷。
因為當時有上百位行經的駕駛把車停了,就爬進飛機裡救人,
這些素昧平生的人一起攜手合作,在飛機爆炸前,把所有人安全救出。(呼抄書好累...)
然後科學家又做了一堆實驗去證實人都有幫助陌生人的先天渴望。
我依稀記得溫某是社會心理系的,看完我就問她知不知道這個"旁觀者效應",
他義不容辭的說當然有啊,以前上課就有教,旁觀者效應就是巴拉巴拉....(我沒在聽)
你看我有沒有很厲害,現在還記得,有沒有一點點崇拜我(眼睛閃星星)(此人心理學上應該極度需要認同感)
我跟她說了法國航空的事,她就開始古歌起來,
「嘿!旁觀者效應的那個謀殺案結果好像假的耶」然後他就給我看了一些相關報導,
這是曾志朗寫的
http://sa.ylib.com/MagCont.aspx?Unit=prespective&id=1217
我咧,所以大家都錯了40幾年,根本沒有旁觀者效應,
只是一個想要譁眾取寵的記者,想要得到收視率的一個手段。
這40幾年來很多的見死不救,袖手旁觀,都是被這個天大的錯誤給誤導的,
希望沒有很多生命是被這個錯誤給抹煞的,不然那個記者要背的東西可就多了。
然後社會心理學的教授們也應該趕快出來跟他們教過的學生講一下,以前教過的是錯的。
莫非還是認為人性本是自利跟自私的嗎?
或許現在很多的自私跟自利的行為其實是被教育出來,其實大家的本性都不是這樣的,
到底是誰發明人性本惡這個東西的踹共(荀子:你叫我嗎?)
真的是恐怖喔~恐怖到了極點喔~
偶而把傷官放出來當憤青是嘻哈的